基督教艺术

基督教艺术

基督教系列条目

耶稣

基督

基督教中的耶稣

降生

事工

受难(十字架)

复活

圣经

基础

旧约

新约

福音

正典

书卷(英语:Books of the Bible)

教会

信经

新约 (概念)

神学

三位一体

圣父

圣子

圣灵

辨惑学

洗礼

基督论

教会四特征

神学史

传教

救赎

恩赐终止论与恩赐持续论

历史

传统(英语:Christian tradition)

马利亚

使徒

彼得

保罗

教父

早期基督教

君士坦丁

大公会议

奥古斯丁

东西教会大分裂

十字军东征

多玛斯

亚维侬分裂

威克里夫

扬胡斯

宗教改革

路德

喀尔文

慈运理

亨利八世

阿民念

教派(列表)

西方基督教

天主教会

新教

信义宗

循道宗

再临宗

重浸宗

圣公宗

浸礼宗

归正宗

福音派-灵恩派-基要派

圣洁运动

解放神学

东方基督教

正教会

东正教会

东仪天主教会

东方正统教会

东方亚述教会

非三位一体派

耶和华见证人

后期圣徒运动

独一神格五旬节派(英语:Oneness Pentecostal)

相关专题

艺术

节日

礼仪

音乐

祈祷(祷告)

敬拜

传福音-布道

教会治理

基督教象征

合一运动

批评

其他宗教关系

Portal:基督教查论编

基督教艺术是以基督教思想、《圣经》记载、历史或传说中人物为题材所衍生的相关艺术创作。在宗教艺术领域上,艺术家藉视觉、音乐、小说与戏剧等媒介将创意表达出来。基督教艺术几乎出现在所有基督教团体中,企图说明、补充和塑造不同的基督教原则。主题基本是耶稣基督事迹或圣经旧约记载;描述圣人的则常见于圣公会、罗马天主教和东方正教中。

公元3世纪墓室壁画《好牧人》暗示基督为世人牺牲

沿革[编辑]

早期基督教艺术出现在公元2世纪下半叶或3世纪上半叶,图像偏重于对某事物的象征性或寓意性。由于公元二世纪到四世纪期间的基督教被罗马皇帝视为非法宗教,早期基督教艺术主要出现在地下墓室。[1]壁画沿袭希腊罗马的风格,题材则与基督教相关。直到公元313年,罗马帝国君主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的《米兰诏书》,自始对基督教艺术及西方文明有决定性的影响。

随著时间推进,早期基督教艺术逐渐脱离古罗马末期的古典风格形成拜占庭艺术。艺术家在各地的教堂展示其拜占庭艺术创作。在公元一千年以前的东、西方教会虽在正式的大公会议中,允许制作基督教的图像,但许多基督徒仍抱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会把人的眼光从对上帝的尊崇转移到宗教图像上。在中古世纪以前,艺术家以宗教为题材,将其融入在日常生活中,例如祈祷书、装饰画、教堂建筑里。此时代的音乐艺术,亦是以教会音乐主导,许多的创作都是单旋律圣歌、赞歌、圣乐等。十五、十六世纪后,艺术家开始注重以家庭、社会、世俗生活,直至现在各艺术家自立门户,但基督教的背景深深影响著他们的创作。[2]

Hendrik Goltzius作品,圣经创世记中罗得和他的女儿们,画中的罗得正被他两个女儿勾引,1616年

参考文献[编辑]

^ 西方艺术风格:《第13讲 早期基督教艺术》,国立台湾大学戏剧系,李贤辉副教授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8-03-22.

^ 陶理博士,《基督教二千年史》,李伯明、林牧野等译(香港:海天书楼有限公司,2004),37-43。

参见[编辑]

基督教主题

艺术主题

宗教艺术

圣像、基督教绘画

圣诗、基督教音乐

查论编基督教系列条目耶稣基督

基督(概念)

基督(教义)

诞生

受难

复活

升天

基础

教会

信经

四福音书

十诫

新约(新法)

圣经

正典

旧约

新约

神学

神(天主、上帝)

三位一体

圣父

圣子

圣灵/圣神

护教学

洗礼

婴儿

基督论

教会学

大公教会

神学史(英语:History of Christian theology)

传教

救赎

历史与教会传统(英语:Christian tradition)

圣母玛利亚

圣若瑟

十二使徒

圣保罗

教父

使徒统绪

教会四特征

五大牧首区

初期教会

传播年表

君士坦丁大帝

大公会议

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英语:Roman imperial Church)

希波的奥古斯丁

东西教会大分裂

十字军东征

托马斯·阿奎那

宗教改革

反宗教改革

依纳爵·罗耀拉

马丁·路德

让·喀尔文

俄罗斯正教会的教派分裂

大觉醒运动

普世教会合一运动

启发课程

卡特里派

亨利四世

宗派与运动(列表)公教会 / 天主教

天主教会

拉丁礼教会

东仪天主教会

独立天主教会(英语:Independent Catholic churches)*

帕尔马尔天主教会*

旧天主教会*

圣庇护十世司铎兄弟会*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

正教会 / 东正教

希腊正教会(君士坦丁堡牧首区、亚历山大牧首区、安提阿牧首区、耶路撒冷牧首区)

俄罗斯正教会(莫斯科牧首区)

格鲁吉亚正教会、塞尔维亚正教会、罗马尼亚正教会、保加利亚正教会

西仪东正教会(英语:Western Rite Orthodoxy)*

旧礼仪派*

东方正统教会

亚历山大科普特正教会

叙利亚东方正统教会

亚美尼亚使徒教会

埃塞俄比亚正统台瓦西多教会

厄利垂亚正统台瓦西多教会

圣多马教会(英语:Saint Thomas Christians)

玛兰卡正统叙利亚教会(英语:Malankara Orthodox Syrian Church)

雅各叙利亚基督教会(英语:Jacobite Syrian Christian Church)

玛拉巴独立叙利亚教会(英语:Malabar Independent Syrian Church)

东方教会(景教)

东方亚述教会

东方古代教会(英语:Ancient Church of the East)

新教

信义宗

加尔文主义

归正宗

长老宗

公理会

圣公宗

重浸宗

门诺会

亚米胥派

胡特尔派

浸礼宗

循道宗

阿民念主义 / 卫斯理主义

救世军

拿撒勒人会

圣洁运动

五旬节运动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真耶稣教会*

普利茅斯弟兄会

摩拉维亚弟兄会

贵格会

宣道会

地方教会 / 召会*

亚述福音教会(英语:Assyrian Evangelical Church)

亚述五旬节教会(英语:Assyrian Pentecostal Church)

圣多马教会(英语:Saint Thomas Christians)

玛多马叙利亚教会(英语:Mar Thoma Syrian Church)

圣多马福音教会(英语:St. Thomas Evangelical Church)

恢复运动

密传基督教

马丁主义

法国诺斯替教会(英语:Gnostic Church of France)

美生圣殿骑士团(英语:Knights Templar (Freemasonry))

蔷薇十字团契(英语:Rosicrucian Fellowship)

其他(非三位一体派)

新耶路撒冷教会

瓦勒度派

耶和华见证人(撒伯流主义)

后期圣徒运动

基督弟兄会

基督科学教会

弥赛亚犹太教

国际基甸会

耶稣主义(英语:Jesuism)

拉斯塔法里运动

美国原住民教会

相关主题

艺术

音乐

礼仪

布道

祈祷

神秘主义

诺斯底

基督教与其他宗教

教会行政

历法

象征

批评

礼仪

亚历山大礼

安条克礼(英语:Antiochene Rite)

亚美尼亚礼

拜占庭礼

加色丁礼(英语:East Syrian Rite)

拉丁礼

安立甘习例

罗马礼

安博礼

萨拉姆礼(英语:Sarum Rite)

摩尔阿拉伯礼

建筑形式(英语:Church architecture)

宗座圣殿

主教座堂

教堂

小圣堂

圣职人员

教宗

牧首 / 宗主教

大总主教

枢机

总主教 / 都主教

主教

神父(司铎)

牧师

执事

非圣职人员

修士

修女

辅祭

平信徒

理事

长老

传教士 / 宣教师 / 传道师

注:标“*”的教会有时不被视作所属宗派的一部分。

基督教主题

规范控制数据库:各地

法国

BnF data

德国

以色列

美国

拉脱维亚

捷克

相关推荐